智慧家长,共筑和谐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5/6/11 13:22:57 作者:admin 浏览量:290次
智慧家长,共筑和谐亲子关系
——江宁区示范片家长学校主题教研暨印湖路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
他们都渴望被看见。
而看见孩子,
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与实效性,探索家长学校创新发展路径,进一步凝聚家校共育合力,2025年6月11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印湖路幼儿园开展了以 “智慧家长,共筑和谐亲子关系” 为主题的江宁区示范片家长学校主题教研活动暨印湖路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沙龙分享、案例研讨、互动实践、专家讲座等多元形式,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教育盛宴,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
互动游戏,情感共鸣
为了让家长们更快地融入活动氛围,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互动小游戏——《咕噜咕噜转》,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律动,不仅享受了游戏的欢乐,更在温馨的氛围中体会到了情感共鸣的力量,为接下来的深入讨论铺设了情感的基石。
分组研讨,智慧交融
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围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看见孩子,心芽共鸣”与“接纳与共情”两组沙龙活动。在老师们的悉心引导下,家长们围绕这两个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场景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分享、交流。
“看见孩子,心芽共鸣”
在沙龙的开始环节,通过生活中孩子诉说心声的视频导入,让家长感受到很多时候成人视角下“为了孩子好”,却忽视了询问孩子感受,关注孩子想法。脑科学中的“大脑的可塑性”原理,让家长重塑信心,从此刻开始只要我们愿意改变,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更美好。
在学习中家长们还收获了两本好书——《看见孩子》和《正面管教》,书中有很多实用的小工具:提高亲子亲密度的七大工具,如“手机拜拜亲子时间、接种情绪疫苗、家长类似经历引发幼儿换位思考”等等。让家长印象深刻的是郑老师分享的“看见孩子、懂得孩子、赢得合作”的四步骤,紧接着真实的生活情景案例中,家长们进行模拟沟通,分享着自己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行为,并尝试用“四步骤”科学的思路与孩子沟通交流。
相信家长们在未来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拉进距离和增进亲密感上,而非集中在纠正某个行为上。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情感资本充裕,孩子就会感到自信和安全,就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是有价值的,而这些内在的积极感受会促使孩子表现出更好的行为。
“接纳与共情——做幼儿情绪的引路人”
沙龙从两段引人思考的故事导入,家长们初步共情故事中孩子被情绪“吞没”的恐惧,从“人形图”感受:一个人始终在情绪被忽视、压抑中,从而引发成长的困境、代际循环养育孩子的悲剧重复等。
家长们通过分享生活中各种情景中产生的情绪,开始正确认识情绪。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内心深处都需要他人看见自己的本心,需要获得他人的接纳。那我们如何共情孩子呢?有的家长分享了如何通过日常观察,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有的家长则探讨了如何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充满接纳与共情的氛围,让孩子在爱与理解中健康成长。戴老师帮助家长梳理了四个步骤:第一步我们首先要看到、觉察孩子的情绪;第二步说出孩子的情绪;第三步向孩子表达——接受和允许孩子的情绪;最后第四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其实人生漫漫长路中,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我们探索自我的工具。作为家长觉察情绪、看见自己和孩子的内在真实感受,先学会接纳自己,再更好地走进孩子内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更有力量的人!
名师引领,启迪智慧
为了共同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南京市江宁区家长学校总负责人王晓根主任以《从心出发,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为题,分别从“什么是亲子关系”“良好亲子关系的意义”“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影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等一系列内容展开了详细介绍,以有趣的进化论和脑科学分析情绪的产生,接着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七个不”到“七个会”,让家长逐渐对亲子关系有了全面、整体的了解。让我们都学做“会控制情绪、会夸奖、会陪伴、会道歉、会倾听、会榜样、会支持”的好家长!
精彩讲座,专家点评
江宁区家长学校示范教研片的家长工作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们齐聚印湖路幼儿园,就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进行了一些经验分享。
《让爸爸做回家庭教育的合伙人》
禄口空港幼儿园杨楠老师带来了讲座《让爸爸做回家庭教育的合伙人》。通过数据分析,引发家长思考、分析爸爸陪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从“爸爸”走向“好爸爸”,实现优质陪伴呢?杨老师提供了具体、操作性强的几个建议:保证有效陪伴的时间;用丰富有效陪伴的方法,走进孩子的生活;让父爱不含蓄,懂得向孩子表达;用特别的爱,建立情感链接等。
《让家长做家庭教育的合伙人》
佛城西路幼儿园訾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讲座《让家长做家庭教育的合伙人》,主要分享了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重要意义,并介绍不同教养方式下的父母类型,以及亲子沟通的小技巧。针对今天的小班家长,重点分享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沟通特点,可以通过身体语言、 共情式回应、不同情境下的沟通策略等。其中每日十分钟 “无目的陪伴”、记录“情绪小日记”、设立“家庭倾听日”等方法新颖有趣,让人收获满满!
《行为是一扇窗》
印湖路幼儿园朱月副园长为我们带来了分享《行为是一扇窗》,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往往让成人恼怒和心烦,其实行为只是一扇窗,它折射了孩子背后的真实需求。
正如“冰山模型”研究提出:孩子的哭闹、顶嘴、沉默、抱怨、对抗等行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真正驱动这些行为的,是冰山下面那一大块——情绪、需求、期待、渴望、压力、失落。朱园长提出“矫正”行为的危害,如何识别行为的动机,并通过真实的案例剖析了怎样看见深层需求,建立亲密感。行为是表象,需求是本质。
专家点评
王晓根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王主任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效及意义——沙龙形式有利于让家长畅所欲言,在轻松的氛围中有助于提升家长们的教育素养;本次活动紧扣“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主题,从生活中问题出发,又回到生活中的案例情景模拟,让家长学有所用,家园合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期待教研片未来能以这种沉浸式的沙龙形式开展更多教研活动,让大家继续携手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感谢每一位家长及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你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无限光彩。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今天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还在继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未来继续努力!
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
不要操之过急,
而应思考孩子的年龄特点,
你会发现:
他的“调皮”是生命力的迸发;
他的“哭闹”是情感表达的尝试;
他的“好奇”是探索世界的起点。
试着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你会看见一个充满惊喜的宇宙。